
“朱老师再见。”“朱老师谢谢你。”……听到学生向自己打招呼,朱永连忙放下刚刚举起的水杯。
今年是朱永退休的第二年,每个周六、周日,朱永都会来到鲤鱼山庄免费教周边孩子画画。
送走最后一个孩子后,朱永靠在椅子上,随手拿起孩子们的画作,静静地欣赏,思绪忽然回到了1983年的那个夏天。
点燃艺术火种 守护童真净土
18岁的朱永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手心已经攥出了汗,可无论如何讲构图、讲笔触,台下的孩子们依然听不懂,有两个女孩甚至因为不会画急哭了。这节课让年轻的朱永意识到只会画画当不了一名合格的老师,要先学会教书育人的方法。
为了精进教学,朱永毅然卖掉家中2000斤粮食和一头牛,凑齐2000元学费,每周日风雨无阻地奔波三个半小时前往徐州进修。
“我要让孩子用画笔,画出眼中的美和心中的美。”1984年,朱永在王集小学挑选十余名学生成立了美术兴趣小组,并自费带领从未走出过村庄的孩子们去南京、连云港等地写生。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画画条件,朱永再次卖掉自家的粮食,买来旧桌椅,在学校操场一隅搭建了一个简易画室,这里也成为许多孩子梦开始的地方。
儿童画记录着每个孩子“最美的快乐童年”,朱永珍视并守护着这份原汁原味的童真。广袤的农村土地、美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风土人情,都成为孩子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画出身边的美、心中的美,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朱永教学的核心。
“每幅画就是孩子的心电图,能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内心的快乐在哪里。”对那时的朱永来说,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欣赏孩子们的画作,透过这些色彩斑斓的画作,仿佛能听见孩子们笔尖跃动的欢歌。每幅儿童画都是时光写给未来的情书,记录着永不褪色的纯真与希望。
在中共徐州市委党校教育长郑历兰看来,睢宁儿童画,立足生活,扎根乡土,以儿童特有视角描绘生活中的变化,形成“自然、生活、想象”鲜明的艺术特色。这种至真至纯的艺术特质,一方面让孩子从小就种下艺术审美、艺术创作的种子,另一方面,也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他们的成长当中。
搭建艺术桥梁 沟通中外世界
靠着朱永等一代教师的努力,1996年,睢宁县被原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儿童画之乡”,孩子们也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着朱永,他倾心指导的儿童画作屡获国际殊荣,1800余幅作品先后在全球各大比赛中斩获奖项。2012年,吹塑版画《我们爱和平》获得由联合国主办的“艺术促进和平”儿童绘画大赛第二名,并作为仅有的4幅儿童画作品被长期陈列在联合国大厦。
“孩子的作品,就是社会的反映,就是我们社会的变迁。外国人用一幅画就能读懂我们中国的快乐、发展与幸福。”2013年以来,朱永先后多次被推选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大使,随着“一带一路——中国文化世界行”等活动,和睢宁儿童画、中国水墨画等一起走出国门,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共徐州市委党校教育长郑历兰认为,文明互鉴无需宏大叙事,孩童的画笔亦能绘就跨越国界的情感共鸣。睢宁儿童画以孩童的纯真视角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描绘生活、自然与梦想,既展现中国乡土风情,又表达人类共通的情感,对和平的向往、对家园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这种超越语言的艺术表达,让不同文明在色彩与想象中相遇、对话,真正实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传承教育薪火 润泽广袤乡土
朱永的付出和努力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几年前,有不少外地学校出高额年薪想“挖”走朱永,朱永都毅然拒绝,“我这辈子,离不开讲台,也离不开家乡。”朱永明白,城里不缺他这样的老师,但农村少了一个,孩子的一辈子可能都不一样。
2014年,“朱永名师工作室”挂牌,几年间他先后举办了百余场中小学美术教学讲座,足迹遍布睢宁城乡的每一所中小学,将自己积累的美术教学经验无私地分享给其他老师。从“朱永名师工作室——乡村美术教师培育站”,走出了3名副高职称教师、20余名中级职称教师,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乡村美术教师。
2016年,朱永将自己“不教而教”的理念汇编成册,根据儿童年龄不同的特点,编写了一套适应小学低、中、高年级段的儿童绘画教材《你说我画》《画里有话》《我写我画》。
2020年,朱永带领团队在睢宁县王集镇鲤鱼山庄开办儿童画创客中心,每周六和周日义务为留守儿童进行儿童画创作辅导。
现如今,退休后的朱永站在了徐州高等师范学校的讲台上,在这里,他将毕生的教育热忱化作春风细雨,继续滋养着更广袤的教育沃土。头发白了,皱纹多了,但朱永的眼中依然闪烁着第一天走进乡村教室里的那份赤诚。
中共徐州市委党校教育长郑历兰表示,真正的成长必须触及心灵,教育者应当回归“根”与“心”的培育,从"知识本位"转向"人格本位",在教学设计中有机融合认知发展与情感培育,将价值观引导渗透到日常教育实践中。唯有回归育人初心,方能成就教育的真正价值。
夏日温暖的晚风轻轻推开教室的窗,携着鲤鱼山上栀子花的芬芳,温柔地拂过朱永的鬓角。
朱永缓步走到窗边,池塘里的蛙声和树上的蝉鸣此起彼伏。
抬眼,满天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