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4日下午,云龙湖湖东路人头攒动,游客踏春赏景热闹非凡。坐落在景区内的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小会议室内别有一番热烈景象。著名教育专家、启东中学原校长王生博士等教育界专家与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专家就传统文化进校园课题进行认真探讨。
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苏轼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新生主持了研讨活动。陈会长首先对王生博士,徐州三十七中党委书记、特级教师万众,大龙湖小学(苏轼小学)教导主任张艳芳等到访市苏轼文化研究会表示热烈欢迎。
陈会长说,今天邀请各位专家和老师参观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要求,共同探讨苏轼文化如何更好地走进校园,通过学校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很有价值和意义。苏轼曾任徐州知州两年,任职期间修堤救城、寻炭济民,创造了显赫政绩,也留下了300余篇(首)锦绣诗文,是徐州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份蕴藏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近几年来,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新的形势以及更高的目标要求,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需要专业人士给出专业意见。
在听取了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田传运关于研究会概况和特色工作介绍之后,与会的大龙湖小学(苏轼小学)张艳芳主任首先发言感谢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对学校东坡文化传播的大力支持,接着分享了该校通过苏轼文化艺术节、诗词研学、“东坡小厨”等特色活动,结合AI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精神面貌得到很好改变的一系列生动实例。
徐州市三十七中党委书记、特级教师万众则介绍了该校以苏轼文化墙、研究性学习课程为载体,将苏轼的为官之道、旷达精神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文化育人深层渗透的实践及体会。
著名教育专家、启东中学原校长王生博士作了专题发言。他说:要从多个角度理解苏轼的教育理念,引导师生学习苏轼“做人、做事、做学问”。苏轼的文章与家书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其核心强调以德为先、因材施教,并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后代。
一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苏轼虽一生坎坷,但始终以豁达之心面对逆境,并将这种态度传递给子女。他虽每每被贬生活困顿,却总以豁达开朗淡化困境的苦涩,传递“以乐天驱散阴霾”的智慧。他教导孩子:“境遇不可改变,但心境可以自控”,通过自身行动潜移默化地将苦难转化为诗意与幽默,成功地培养了孩子的抗挫能力。
二要倡导非功利化的读书观。苏轼反对将读书视为谋取名利的工具。他告诫族孙苏元老,读书需戒骄戒躁,应多读史书以“华实相称”,即追求学问与品德的统一,而非急功近利。他认为功利化读书会导致“识字的文盲”,强调学问应内化为修养,外显于实践。
三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引导。苏轼对弟子的教育方式灵活多样,尤其注重因材施教。比如对晁补之,发现其诗文过于追求奇丽,便通过黄庭坚委婉提醒,既保护其创作热情,又引导其回归自然平和。
四要强调品德与做人的根本。苏轼认为“平安无灾”比功名更重要。他在诗中写道,“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并教导长子苏迈慎言、修身、节制饮食,以平安为福。
五要以平常心看待得失。苏轼通过“韩愈钓鱼”的故事向儿子苏过阐释得失哲理:过度追求未必能如愿,而失去的也可能转化为内心的安宁。这种思想在《定风波》中亦有很鲜明的体现。苏轼教导子女要以超然态度面对人生起伏坎坷。
六要进行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苏轼家族(“三苏”)的成功与其家风密不可分。父亲苏洵通过“藏书激发兴趣”的方式引导苏轼兄弟主动求学;苏轼延续这一传统,通过家书、赠物(如刻铭文的砚台)传递价值观,而非简单地说教。
王生博士最后说,苏轼的教育智慧,根植于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融合道家的超脱与佛家的豁达。他不仅关注学识积累,更重视人格塑造与生活态度的培养,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影响后代,至今仍为现代教育提供启示:真正的教育,是父母与师长的“灵魂唤醒”,是内在修养与外在实践的平衡,更是逆境中依然传递希望的力量。
座谈中,王生博士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大段的苏轼诗文信手拈来朗朗上口,作为一位教育学博士、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在古典文学方面也展示了其博闻强记的优异能力,令在座者深为叹服,顿感获益良多!
会上,参加研讨的苏学专家也围绕苏轼文化研究与传承的关系及途径交换了意见,并向王生博士赠送了苏学研究著作以及苏轼《枯木怪石图》的高仿复制件。
陈新生会长最后总结说,王生校长的精彩发言让我们深受启发,值得下一步研究借鉴,并形成具体的工作思路和举措。万众书记和张艳芳主任来自教育一线,他们分享的三十七中和大龙湖小学(苏轼小学)的做法和成果让我们深感振奋。走进校园,在青少年中传播以苏轼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任重道远,值得我们去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将在深化苏轼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将资源和力量向中小学校倾斜,不断丰富创新传承的方路径和方法,为文化强市建设、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苏轼文化力量。
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本刚、王声远、程建安,东坡书画研究院院长罗东风等参加了研讨活动。
此前,王生博士等专家和老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千古风流苏徐州”苏轼文化展板以及东坡画廊“常德怀海”书画展,并对苏轼知徐州年谱长卷表达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