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江苏篇 | 徐州市丰县宋楼中学:“一好三多”:农村普通高中的育人改革实践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江苏教育发布     2025年2月17日     责任编辑:梦梦     阅读:4037次

  近日,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名单公布,江苏共10个案例入选。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江苏教育发布”开设专栏,通过视频、图片、文字全方位展示各地各校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与创新经验。今天,来看徐州市丰县宋楼中学“‘一好三多’:农村普通高中的育人改革实践”(入选“实施素质教育,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类别案例)——

  徐州市丰县宋楼中学“花语合唱团”在演绎合唱作品

  学校的融媒体账号“宋高花语”,学生们都是记录者

“一好三多”:

农村普通高中的育人改革实践

徐州市丰县宋楼中学

  吃得好:

  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朴素回应

  徐州市丰县宋楼中学明确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先从让学生吃一口好饭做起”。在全力改善用餐环境的同时,依托县域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持,建设“智慧食堂”:智慧监控,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智能结算,实现就餐学生快速分流,提高服务效率;数据分析,帮助管理者优化菜品配置和库存,还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建议。同时将学生的用餐消费记录与家长微信互联,孩子吃什么、吃多少、花费多少,一目了然,让家长放心、安心。在智慧经营的基础上,学校还出台了系列管理监督机制,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食堂监管委员会。几年来,学校食堂不仅是一张闪亮的学校名片,也是学生的学习加油站和情绪缓释剂。

  睡得多:

  对教育规律和基本价值的真切认同

  宋楼中学坚信,良好的休息是让生命“出彩”的保障。2020年9月,学校明确提出“白天小睡1小时,晚上睡足8小时”的要求并在反复研讨后调整课表,保障“9小时睡眠”。为保障时间表严格执行,学校宿舍每晚10点准时熄灯,次日凌晨学生需在6点20分后进教室。每天12:45—13:45为午休时间,不允许任何教师以任何方式占用。教师通过高质量的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效率。2021年,县域智慧课堂建设让超脑、畅言课堂系统以及PAD 进入这所乡村高中。通过数智赋能,学校实现了学情精准分析、资源个性化推送、多边合作互动,让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发展方向。充足的休息给予生命最根本的滋养,在宋高的校园里,满眼都是元气满满、神采奕奕的青春模样。

  活动多:

  对教育人本精神和人性光辉的基本尊重

  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生命”搭台,是宋楼中学“学生立场”的又一表达。学校每年都举办校园歌手大赛、交响诗会、艺术节、嘉年华、花语演唱会等大型文艺活动。聘请专业的指挥和声乐教师,把“花语合唱团”带成了极具专业水准和探索精神的优秀合唱团。春季趣味运动会、秋季田径运动会、“校长杯”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的轮番上演又为另一批学生提供了驰骋的战场。还有仪式感满满的入学式、结业式。每一次活动都是向外的探索和向内的追寻,也是对青春和生命的呼喊与回应。富有深意的社会实践活动,则让学生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学生在活动中看见自己、理解他人、了解社会、规划未来,极大激发了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笑脸多:

  对高品质教育和高质量育人的美好诠释

  学生的笑容,来自“吃得好、休息多、活动多”带来的松弛感和内驱力,更来自“人子吾子,我校我家”的学校文化理念。学校持续改善住宿条件,明亮整洁的环境和温馨的小装饰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创设食堂勤工俭学岗,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安排岗位、免费就餐;在宿舍区、教育区均安装可视亲情电话,让学生随时可以与家长联系、沟通。在教室配备新型可调节座椅,让不同身形的孩子坐得更舒服;把朗读亭、唱吧“请到”校园,让学生可以在独属的空间朗诵、歌唱。学生的笑脸更来自融洽的师生关系。“学为中心”的课堂让教学不再是“你听我讲”而是平等对话;“陪餐制”让师生之间多了彼此了解、相互理解的平台。学校坚信,“让学生活得舒适,生命才能舒展”。

  一切从学生出发,是徐州市丰县宋楼中学朴素而坚定的信念,学校把这种信念变成三个支撑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治理体系、以成长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理念体系。不仅为该校学生创造了幸福的学习生活,也为具有同样典型处境的广大乡村学校找到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扫一扫分享本页

1171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