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苗初绽,科学课堂展活力——徐州市经开区科学新教师亮相课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东湖实验学校     2025年3月28日    责任编辑:梦梦     阅读:3996次

  为进一步推进“三新四行动”,实现课堂高效教学,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2025年3月27日,徐州经开区小学科学新教师亮相课活动(高年级组)在徐州市东湖实验学校举行。

  徐州市东湖实验学校作为未来工程师培养基地,以“新苗初绽,活力课堂”为主题为新老师搭建展示魅力课堂的讲台。刘旭老师、李明月老师、刘双老师莅临现场参与此次活动为新教师成长助力。来自区内各校的5位青年教师精彩亮相。她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与专业素养。

  来自开发区实验学校的刘璐瑶老师从之前的知识出发“木头→浮的材料→能造船”,引出问题“沉的材料是否能造船”,通过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设计-制作-测试-分析一再设计的实践中。通过“橡皮泥船为什么失败了”“成功的橡皮船和失败的橡皮船差别”等问题,逐渐引导学生了解“浮力使船浮起来”。最后,通过模拟海洋上的船这一比赛环节,让学生明白稳定性的重要性,同时拓展不同结构的船,引出船的结构决定船的稳定性。

  来自徐州市杨山路小学张馨予老师,在下午第二节同样带来《用沉的材料造船》。张老师在课程中引入工程学的结构原理,让学生们思考如何优化船的结构以提高稳定性,将科学与工程学知识相联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来自徐州市长安路学校的侯可可老师带来了《增加船的载重量》一课。教学过程紧扣科学核心素养,通过“同材异构”任务,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铝箔纸化身多样船模,折卷叠间尽显巧思。侯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们发现体积的奥秘;学生通过小组协作探究,亲历工程思维之美。

  来自徐州市凤凰山小学的王洵老师,在《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厨房中的物质,以及发现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了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认识。通过观察记录、分类讨论等活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对物质变化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注重将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第五节课是来自徐州市大黄山实验小学的陈彤昕老师执教的《产生气体的变化》,陈老师以魔术导入,揭开研究产生气体变化的序幕。学生们对来自厨房的常见物质进行混合,并对白醋和小苏打产生气体的过程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展开深度探究。在经历了对产生气体的收集、观察以及分析的过程中对物质的变化有了深度理解。此后在进一步的生活拓展环节中对二氧化碳气体有了更深入地认识。课堂上,陈老师循循善诱,让学生自主合作,沉浸在美妙的化学世界里。

  此次亮相课活动,不仅为新教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科学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通过这样的活动,新教师们能够快速成长,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为徐州经开区的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这些新教师将在科学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贡献力量。

  ‍ 撰稿:徐州市东湖实验学校科学组

  ‍ 摄影:徐州市东湖实验学校科学组

  ‍ 审核:孙小路

693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