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那片红”——记2020年徐州市王杰中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研学活动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徐州市王杰中学     2020年9月21日    责任编辑:梦露     阅读:1995次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一次大检阅。通过引领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各大中专学校响应上级团组织号召,开展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7月21日清晨,徐州市王杰中学的部分团员青年代表们精神抖擞、整装待发。在校团委褚衍州书记的带领下,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30名队员乘车奔赴邳州,开启了徐州市王杰中学2020年“寻找那片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研学活动的征程。

  在乘车途中,团员青年们按捺不住激动喜悦的心情,《我和我的祖国》、《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唱祖国》、《王杰的枪我们扛》一路上歌声嘹亮。同学们用美妙歌声向大美徐州和美丽家乡致敬,也向即将参与的实践研学体验寄予美好的期待。

  探寻淮海战役,传承红色基因

  第一站,队员们到达位于邳州的淮海战役碾庄革命烈士陵园,拉开了红色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研学实践的序幕。淮海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华中广阔原野上进行的,国共双方都在这里集结了主力部队,规模之大是三大战役之最。碾庄是淮海战役的著名战场,碾庄战斗所取得的胜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结束了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为整个战役的全胜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纪念碾庄战斗英勇牺牲的烈士,1958年兴建烈士陵园和纪念塔,1960年竣工。整个陵园占地96亩,其中烈士墓地36亩,3700多名烈士长眠于此。

  此次社会实践研学活动的主题,就是通过重回淮海战役战场,寻找那片鲜血染红的英雄疆场,弘扬可歌可泣的淮海战役精神。同学们来到碾庄战斗纪念塔前,长久伫立,默寄哀思,眼前仿佛重现了这块土地上70年前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战斗场景。纪念塔通高13.5米,塔身南面镌刻着刘少奇题“浩气长存”四个大字;东面刻陈毅题词“淮海战役各先烈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西面是刘伯承题词“淮海战役阵亡将士永垂不朽”;北面是中共邳县委员会、邳县人民委员会的祭文,下方刻有冲锋、支前、支援、胜利的浮雕。

  全体队员们绕塔一周,瞻仰纪念塔,缅怀革命先烈,向人民英雄致敬。团员代表们在塔前庄严举起右拳,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随后,队员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通过观看重现真实战斗场景的录像资料,团员青年们身临其境,仿佛回到了70年前刀光血影的大决战战场,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新中国浴血奋战、无畏牺牲的英勇精神和高贵品质。十人桥、小推车、支前队等感人事迹深深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位团员青年。


  弘扬王杰精神,践行爱国教育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这是2017年12月在徐州视察时对王杰精神的高度评价。我们作为王杰中学的学子,作为王杰精神的传人,更是应该坚持弘扬传承“两不怕”精神,将它注入我们的血液,植入我们的灵魂,人人争做新时代的英雄小王杰!15

  队员们专程来到邳州王杰纪念馆,来到王杰同志的家乡,统一穿着王杰中学的校服,向老班长报到,向英雄致敬!《王杰的枪我们扛》这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王杰师生人人会唱,因为它是我们的校歌;王杰的英雄事迹和励志故事,王杰学子人人会讲,因为我们各班每一天都开展“传承王杰精神、践行爱国教育”的励志演讲……看着王杰同志生前的事迹介绍,听着纪录片中他的战友和乡亲们的追忆,队员们纷纷流下了感动的热泪。我们为身为王杰中学的学子感到骄傲和自豪。王杰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王杰精神永远是时代闪耀的光芒!

  全体队员们来到王杰烈士墓前,凭吊英雄王杰同志,向我们的老班长默哀鞠躬,表达王杰精神传人的无比崇敬之情:“老班长请您放心,王杰学子们会继承和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新时代王杰精神,践行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成为祖国栋梁之才,以老班长为榜样,永远学英雄、做英雄,向英雄学习,为时代建功!”王杰同志永垂不朽!王杰精神薪火相传、永放光辉!

  聚焦区域样板,助力强富美高

  简单用过午餐、稍作休息后,王杰中学的研学实践队员们开始从邳州返程。为了丰富本次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体验,让团员青年更加热爱家乡,关注乡村振兴,关心脱贫攻坚,聚焦区域样板,本次实践研学活动在返程顺路中安排了乡镇企业、果园大棚、养殖基地的参观研学项目。

  队员们参观了位于贾汪区塔山镇内的张场米厂。在企业负责人张东强书记的讲解下,队员们参观了现代智能化操作工作车间,了解了从稻米到大米种植、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的全过程。张书记还特别展示了不同种类的大米成品一一介绍,让学生们学会在市场和超市分辨购买大米的方法,增强孩子们劳动和生活的技能。当听闻张场米厂生产加工的大米已经成为远近驰名的商业品牌,对外出口远销东南亚和欧洲地区,网上订单应接不暇。队员们为家乡企业做大做强、成为标杆样板感到骄傲与自豪。

  徐州恒之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贾汪区汴塘镇,是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批发基地,在疫情期间为保障市民蔬菜粮食供应做出了一个责任良心企业应尽的贡献。队员们走进田地和大棚,认识了辣椒、南瓜、茄子和百香果;大家品尝着亲手采摘的“羊角蜜”甜瓜,这种劳动后的甜蜜滋味让他们终生难忘。

  “火龙果到底结在树上还是在在地上?”这个问题倒把农业知识“零基础”的同学们难住了。为了解开谜题、一探究竟,队员们来到徐州苏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火龙果采摘基地。这里是贾汪区汴塘镇果树行业的龙头示范基地,也是是徐州市范围内目前唯一的高标准全装配式钢结构智能温室大棚。苏蔬农业坚持使用纯天然绿色有机肥料,不使用任何对人体有害的化学药剂,还原火龙果最原始的天然口感。

  学生们通过大棚内的观察和采摘,学到了关于火龙果的科学知识。学生们还了解到,基地的“王牌品种”叫“软枝大红”红心火龙果,具有产量大、口感好、易管理,效益高等优点。当地农业带头人向农民们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带动当地农户共同致富。通过农家乐、火龙果自助采摘等项目,带动了旅游消费,提升了当地经济收入,农民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

  在贾汪龙门锦鲤园,队员们全然没有一天实践的疲惫,反而更加兴致勃勃,完全沉浸在锦鲤文化的乐趣中。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徐州池塘养鲤鱼就非常盛行,有许多汉画像石展现了这个场景,这些汉画像石拓片展示了当时百姓养鱼捕鱼的生活,人民以捕鱼为生,鱼贯穿了当时百姓的生活。

  锦鲤园展厅中的“九鲤”汉画像石,来源于贾汪汉画像石馆。有一个方形的鱼池,主要用于观赏,叫“池中九鲤”。池中九鲤图,反映了鲤鱼作为观赏鱼的起源,也印证了早在汉代,贾汪地区就已经开始把鲤鱼作为观赏鱼进行养殖了。

  通过采访锦鲤园管理人员,队员们进一步对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加深了认识。锦鲤园产业园项目以环保绿色为主题,依托贾汪的山水资源,重点打造诗意栖居理想地的园林旅游胜地。目前,贾汪正着力打造苏北地区闻名的特色锦鲤小镇,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旺区、文明兴区”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推动锦鲤产业与特色田园乡村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进一步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打造徐州贾汪区锦鲤文化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和新亮点。全体队员们在锦鲤园前合影留念,希望借助祥瑞锦鲤的美好寓意,把实践研学的收获和感悟转化为未来学习生活的持久动力,祝愿王杰学子们“鲤鱼跃龙门、学业更有成”!


  2020年徐州市王杰中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研学活动结束了,学生们也安全返回了家中,但他们一天所体验和经历的难忘记忆,会永远铭记在他们的脑海。在碾庄革命烈士陵园和邳州王杰纪念馆,社会实践队员们接受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上了一节青年大学习的现场实境课堂;在张场米厂,队员们认识到了现代农业对乡村振兴的强大支撑和有力贡献;在农业大棚基地和锦鲤文化产业园,队员们零距离接触了现代生态农业知识,激发了对农业文化产业和生态旅游的科学思维风暴。

  通过此次暑期研学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王杰学子们深入农村贴近基层,聚焦社会发展,关心乡村振兴,在实践中充分感受了美丽中国和强富美高新徐州的发展成就,更加鼓起了打造徐州区域样板的决心和勇气,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和红色情怀,让团员青年们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礼,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坚定理想信仰、传承红色基因,贡献青春智慧,争取获得更大的成绩!

901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